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实录]《西藏民主改革50年》专题片系列访谈(二)

 

CCTV.com  2009年03月10日 18:19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CCTV.com  
[内容速览]  3月10日下午16:00,“《西藏民主改革50年》专题片系列访谈”第二期将在央视网进行视频、图文直播。中国西藏信息中心和西藏文化网总编辑、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副总编辑张小平,该片第二集编导王礼做客央视网,一起对片中历史细节进行解读,并与网友在线分享拍摄《西藏民主改革50年》系列专题片第二集西藏见闻。敬请关注!

310下午1600,“《西藏民主改革50年》专题片系列访谈”第二期将在央视网进行视频、图文直播。中国西藏信息中心和西藏文化网总编辑、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副总编辑张小平及第二集编导王礼做客央视网,一起对片中历史细节进行解读,并与网友在线分享拍摄《西藏民主改革50年》系列专题片第二集的西藏见闻。敬请关注!

 

为纪念西藏百万农奴解放、民主改革五十周年,由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中央外宣办、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的三集历史文献纪录片《西藏民主改革五十年》三月八日到十日将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晚八时播出。

 

主持人常婷:各位网友大家好,我是今天的主持人常婷。欢迎大家继续收看央视网“西藏民主改革50年”系列访谈节目。今天是我们系列访谈的第二天,我们的主题依然是围绕央视正在播出的3集文献纪录片《西藏民主改革50年》展开。为您介绍一下今天来到我们演播室的嘉宾,坐在我身边的这位依然是我们的老朋友,中国西藏信息中心和西藏文化网总编辑、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副总编辑张小平先生。同时,先生也是我们这次《西藏民主改革50年》的专题纪录片的总撰稿,先生您好,跟我们的网友朋友打一个招呼。

 

张小平:主持人好,网友朋友大家好。

 

主持人常婷:这次系列访谈也是我们和中国西藏信息中心联合举办的,坐在先生旁边的这位是文献纪录片《西藏民主改革50年》第二集,也就是昨天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晚上八点播出的《改革时代》这一集的编导王礼,你好王礼。

 

王礼:主持人好,网友朋友大家好。

 

主持人常婷:今天访谈一开始,我先给大家看一张照片,就是这张,这是记者在日喀则拍摄的一张农民喜收西瓜的照片。看到这张照片,我就特别感慨,在大家的印象里,西藏应该说是雪域高原,高原缺氧的环境下种西瓜应该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王礼,你去西藏采访是几月份?

 

王礼:08125

 

主持人常婷:12月份,能像内地一样很容易的吃到新鲜水果和蔬菜吗?

 

王礼:可以。我们男同志不太逛菜市场,我们剧组有一个女孩子她每天都要去菜市场,因为她减肥不太吃主食的,她每天都去,买各种各样新鲜的蔬菜和瓜果代替晚饭,所以我知道。她带我们去看过一次,后来拍就是拍那个,片子上拍的就是那个市场。

 

主持人常婷:12月份吃西瓜了?

 

王礼:吃到了,确实吃到了,而且问了,说你们是从成都运的或者怎么样?他们说不是,就是西藏当地农区拉上来的,拉到菜市场的。

 

主持人常婷:其实,在第二集的片子里有一段内容说,在以前不要说是农村,就算是在西藏自治区的首府拉萨,人们几乎都有蔬菜缺乏的深刻记忆。我们一起通过一个短片了解一下。

 

现场播放小片:吃菜难

 

主持人常婷:吃菜这么难,是不是有点夸张了?张总您有过这样的亲身体会吗?

 

张小平:虽然没有长期在西藏生活,因为工作的关系,我经常有机会到西藏去,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七十年代西藏的蔬菜是非常匮乏的。再往以前说,我是1963年去西藏,我在那待的不到四个月的期间,基本上没有吃到什么蔬菜,七十年代蔬菜比过去稍微多了一些,但是仍然很缺。我亲眼看见我们同一个飞机上的其他人,从成都到拉萨去,在检票口外头看到一个人穿得很厚的衣服,即使是夏天也要穿很厚,因为温差大,内地的夏天在西藏还是很清凉,所以一般的习惯都穿的比较多一些。在那个时候穿的衣服的多,就和现在完全不一样了,那个时候夏天甚至把大衣穿上,穿大衣就多了一层,多一层就多了几个兜儿,这个兜儿就可以装东西,兜儿里的东西是不算重量的,所以看到装什么的都有,几乎都是吃的,有蔬菜,也有肉。我看到有新鲜的蔬菜,那个时候成都蔬菜一年四季都是很好的,所以即使是冬天,从成都休假回去的干部,他们回西藏也可以带点新鲜的蔬菜,冬天他们带蔬菜就是给拉萨的朋友,给家人最好礼物。所以韭菜、黄瓜、西红柿,除了他手提的包以外,兜儿里还要揣,都揣的满满的,甚至鸡蛋都要放到兜儿里。所以感觉到西藏蔬菜的供应在那时候是相当的紧张的。也是生活的一大难题。

 

主持人常婷:蔬菜这么紧张,我也想问这么一个问题,为什么蔬菜那么紧张呢?是不是因为条件不适合种蔬菜水果呢?比如说高原缺氧?

 

张小平:根据我长时间到西藏去的感触,我觉得西藏蔬菜的缺乏和西藏自然条件有一定的关系,但不是绝对的。因为现在的事实是,西藏的蔬菜,特别是拉萨的蔬菜供应是非常好的,你走进拉萨的菜市场根本感觉不到是高原上的菜市场,感觉就像成都的菜市场,甚至是北京的菜市场。品种、花色都不亚于内地,所以我想西藏过去蔬菜的匮乏,自然条件有一定的原因。比如说主要的农作物因为高寒,所以生产品种很少,主要生产青稞,还有冬小麦,另外豌豆、蚕豆都可以。蔬菜过去就老三样,萝卜、白菜、土豆。一年四季就吃这些东西。但是从现在的情况看来,西藏不是只能种这些菜,而是几乎所有内地的蔬菜都可以种。为什么呢?西藏虽然总体上气候比内地要高寒,但是拉萨这个地方的气候,实际上可以概括为冬暖夏凉,冬天不是特别冷,夏天又非常的凉快。而由于拉萨的纬度高度使得它在生长蔬菜和生长农作物的问题上有特别的优越性,因为昼夜温差大,温差大光合作用好,所以营养吸收好。人民解放军去了以后,种的蔬菜有几十斤的洋白菜,几十斤重的萝卜。可见只要方法得当蔬菜是可以长得好的。但是那段时间,我想在七十年代,经历文革的浩劫和文革后初期恢复时期,西藏各个方面还没有完全走上正轨,所以农业生产,蔬菜的生长,还没有很好的提到日程上来。但是很快在西藏经济发展的整个过程中,老百姓的吃菜问题就提到西藏党委和政府的日程上。我刚才讲的情况,进入八十年代以后有了很大好转。这个我也亲眼看到了。

 

现在我到拉萨去,我最愿意去的地方就是菜市场,因为拉萨的蔬菜特别好吃。黄瓜,都是天然食品,很少有化肥,我们吃的小的西红柿,在那个地方长的特别甜,像水果一样。所以我有时候去,拍拍照,有时候自己顺便买一点,我觉得吃西藏的蔬菜就像水果一样,觉得吃得很开心。这种情况出现,我觉得一个是政府重视,专门搞了菜篮子工程,同时引进了内地的种菜技术。就像片子里讲的,为什么有那么多白的东西呢?实际上这已经成了西藏的景观了,在城镇的四周都有大量的蔬菜大棚,不光在拉萨,在日喀则,甚至到阿里那么高寒的地方都有塑料大棚,在阿里的大棚我也进去了,西红柿、黄瓜都可以长。所以我想改革开放也使西藏当地的群众思想得到了解放,他们也知道了外部的世界,知道外面的世界比西藏更加富裕、繁荣,他们也想通过自己的劳动改变这种状况,所以自然而然他们就接受了一些内地这些年来新的技术和方法,使得西藏的农业生产,包括蔬菜的生产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再一个,内地的发展,使得和祖国内地的交往也增加了,有一些菜农,四川的菜农,他们到拉萨去,他们租种拉萨郊区农民的地,然后他们就用塑料大棚种蔬菜,他们这一种,把成都的蔬菜全都带到了拉萨,拉萨地方的人吃到蔬菜的品种一下子增加了,现在可以吃到几十种蔬菜。老百姓很高兴,很多藏族的农民现在也学习了塑料大棚的种植方法。其实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来改革开放的年代给西藏带来的发展和变化。

 

主持人常婷:刚才通过张总的这一段话,首先张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驳斥了男同志不爱去菜市场这件事,王礼是这一集《改革时代》的编导,您对蔬菜这块也有研究,您有什么补充的吗? 

 

王礼:我觉得产生根本性变化是在“一江两河”工程的实施。一江两河是雅鲁藏布江中游和它的两条支流,拉萨河和年楚河,它形成像三角形的区域,这个区域历史上称为一江两河区域。本来这个区域是西藏的中部,也是重要的产粮区。但是以前受生产条件和自然环境的制约,它虽然是重要的产粮区,但它不是很发达在农业方面。

 

后来1991年启动了“一江两河”工程以后,带来了方方面面的变化。我们能看得见是农田水利的一些设施,饮水灌溉、治水造林改变环境,低产田的一些改造,这是看得见的。像江孜县有一个卡麦乡唐麦村我去采访,因为篇幅的原因片子里没有出现,它是历史上著名的旱区,当地老百姓有一句俗语说“鸟飞过这片村子都会渴得掉下来死掉”,但是现在它是一个丰产的粮仓,它其实距离年楚河只有11公里直线距离,但是它用不上那个水,被山包围着,后来“一江两河”工程通过两级提灌站把年楚河的水引到他们村。这种例子特别多,这是我们能够看到的。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就是刚才老师说的思想的转变。当内地的包括四川的菜农他们来的时候,他们带来的不仅仅是技术,他带来的是思想,是一种观念,我们西藏的人民也在想,原来只会向土地要财富的人们,在想我们可能通过别的方法来致富,或者通过别的方法改变我们现在生产生活方式都可以。虽然我片子里也介绍了,虽然只是做一些初始的卡垫,做一些藏刀,一些手工艺品,但是我觉得这是可喜的,毕竟走出了第一步。而且“一江两河”工程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是一个跨世纪的工程,到现在还在继续,所以它带来的变化应该是深远的。

 

主持人常婷:现在一江两河这样的项目在西藏还有吗?

 

王礼:应该还是多的。老师知道。

 

张小平:作为一个西藏治理环境,为农业生产创造条件这样一个大型的工程,“一江两河”工程是当前西藏最大的综合性治理河开发工程。因为它涉及面广,雅鲁藏布江很长,一直流到国外去。实际雅鲁藏布江是西藏的母亲河,人类居住有一个特点一般是河流的两岸,就像长江、黄河哺育了中华民族一样。雅鲁藏布江的沿岸和主要的几个支流,成为藏族人民生活的主要的地方,也是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地方。因此过去长期封建农奴社会遗留下来的状况,使得雅鲁藏布江和支流没有很好的发挥它的作用,西藏农业生产的水平也一直不是很高。所以,在开展一江两河治理工程以后,搞了很多水利的设施,修了水库,修了水渠,也修了电站,这样的话就解决了农田的灌溉问题,同时发了电,又解决了用电的问题。  还有在这个过程中,治理了西藏的环境。比如说在一江两河在雅鲁藏布江的沿岸从拉萨到山南地区,在去泽当这个路上,你看到雅鲁藏布江的南岸,河床上长了非常茂盛的柳树,这个也就属于一江两河治理工程,因为它要防沙,树多了,沙化的程度受到一定的限制。实际上一江两河的工程,带动了整个西藏沿河地区经济的发展,也使得沿雅鲁藏布江两岸,沿拉萨河、年楚河两岸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主持人常婷:这跟中央对西藏的关怀是分不开的,比如中央就专门有西藏工作座谈会,是吗  张小平:是,西藏工作座谈会,从1980年到现在一共开了四次。为什么在1980年要开第一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呢?我的理解就是1978年文革过后开始拨乱反正,全国各项工作都逐渐走向正轨。西藏因为特殊原因,它发展的速度历来比内地,用我们的话说要慢半拍。所以到了1980年中央开始把更多的目光投向西藏,开始专门研究一下西藏的发展问题。因为改革开放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而西藏像我刚才介绍的,我们说到蔬菜的问题,说明西藏的生产力水平很低,不能满足广大群众的需要。所以,中央决定召开了第一次西藏工作座谈会。

  

这个西藏工作座谈会,从这一次开始就成为了一个中央研究西藏问题特有的制度,这种制度就是什么呢?就是到了关键的时刻,中央就要专门召开会议研究西藏的发展问题,确定一些新的政策,确定一些新的项目,使得西藏在中央和全国各地的支持下,不断和内地一样得到发展。所以在1980年召开了第一次座谈会。

 

这个座谈会实际上我理解是为了适应全国改革开放的形势,在这个大的背景下,西藏不落后。虽然慢一些,但是也要发展起来。所以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就召开了这次会议。

 

这次会议取得了很多成果。我想说,怎么看待西藏工作会议?从历史上来看,从元代以后中央政府对西藏的治理,历朝历代都有不同的方法,元代有专门的机构来管理西藏地方的事务,明朝、清朝都有。清代设立了驻藏大臣,而且制定了《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作为治藏的法规。到了国民党时代,国民政府建立了蒙藏委员会,有专门的机构驻拉萨,就是驻拉萨的办事处和负责协调和中央的关系,办理一些相关的事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西藏的工作怎么做?我觉得经历了两个阶段,一个是1980年以前,在第一代以毛主席为首的老一代革命家,那个时候毛主席、周总理直接抓西藏工作,重大的问题毛主席说必须经过我,我必须要知道,我必须要看,要过问。所以那个时候,包括和平解放西藏也好,平息叛乱也好都是毛主席亲自做的决定,到了第二代领导人,到了改革开放的时候,怎么治理西藏,怎么让西藏发展更好,我觉得西藏工作座谈会就变成了特殊的研究西藏工作机制,这个机制建立以后,就使得我们对西藏工作的研究变成了制度化、常态化,实际上西藏各族人民也因为有不断召开的西藏工作会议而受益。

 

主持人常婷:1980年是西藏第一次座谈会,我想知道当时这个会上好像提出确定了“两个长期不变”的政策,这“两个长期不变”的政策对西藏农牧业的发展和牧民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王礼:两个长期不变,一个长期不变是牲畜归户使用,私有饲养,长期不变。一个是土地归户使用,自主经营长期不变。这两个挺好理解,跟内地的包产到户有点像。我想说的是另外一个是特别重要的,刚才老师说了,这两个是配合整个改革开放西藏的形势,出台了两个长期不变。但西藏当时实行了一个特别特殊的政策,就是工商免费和农业贴息。这项政策在全国范围内,在全国农村的推广是这两年的事,但是在西藏20年前就已经实施了,我觉得这是非常不容易的。

 

主持人常婷:这是1980年第一次西藏工作座谈会,解决了这样的问题。那1984年第二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又解决了什么问题呢?通过一个短片了解一下。

 

现场播放小片:雪域高原上的“43颗明珠”

 

主持人常婷:片中称是交钥匙工程,为什么称作交钥匙工程?43项工程还包括哪些项目?  

 

王礼:这实际是一个比喻,当时西藏是这样的,老师可能比较清楚。当时西藏各方面都比较弱或者比较差,特别是基础设施比较差。西藏大学教学楼盖起来以后,连窗帘都给弄好了,甚至柜子的钥匙都要给你了,你想想这是什么样的概念,连钥匙这么具体的事情都给你做好了,所以叫交钥匙工程。 

 

主持人常婷:这43项工程还包括哪些项目?

 

王礼:拉萨饭店、西藏体育馆、拉萨剧院等,当时被西藏人民亲切地称之为高原上的“43颗明珠”。特别值得一提的有一件事。刚改革开放,在同时期当时有深圳速度,而拉萨大学主体工程是七天一层楼,在那么高海拔情况下,绝对是一个奇迹,被称为是高原上的奇迹。当时的西藏党委书记阴法唐用他的话说是全国最好的施工队伍来援助西藏,来做这个事情。

 

主持人常婷:刚才聊了一下第一次、第二次西藏工作座谈会,那第三次西藏工作会议又是在哪种情况下召开的?主要解决西藏改革发展道路上的什么问题?

 

张小平:先补充一点,刚才讲的第一次、第二次西藏工作会议,我觉得中央在考虑西藏工作的时候,有他总体的战略部署。第一次西藏工作会议,实际上还是进一步解放生产力,解放人。因为什么呢?包括两个长期不变,实际上在西藏实行了当时内地改革开放之初的一些先进的、可行的政策,实践证明是有很好效果的政策。就是把牲畜、土地都归农民,而且长期不变。这使我想到了1959年的民主改革,我认为1984年第二次西藏工作会议作出两个长期不变的决策,是对西藏的社会生产力第二次解放。因为,第一次的解放可以说是民主改革,民主改革使得土地分配给农民,牲畜分配给牧民,农民、牧民成了生产资料的主人,使得他们有了比过去更高的积极性来发展生产。后来,由于文革的干扰,西藏的生产力也受到了一定影响。到了1980年开第一次工作座谈会的时候,就面临西藏的农民怎么发展生产问题,所以确立两个长期不变,就是让群众再一次获得解放。使他们拥有自己的土地,自己的牲畜。在民主改革以后中央有一个政策曾经明确提出来,让西藏稳定发展一段时间,让翻身的农民和牧民真正享受到个体经济的好处,这是民主改革时期的政策。到了80年实际上是中央再一次提出了西藏要稳定发展,要让农牧民享受到个体生产,个体经济,给他们带来的好处。我觉得第一次西藏工作会议,其实是解决了生产力的问题,也是解决了一个解放思想的问题。

 

第二次西藏工作会议,那就1984年了。1984年全国内地改革开放的局面已经出现了高潮,但是当时在西藏,虽然也不断的出台改革开放的措施,一些特殊政策,向内地宣布招商引资,但还是觉得力度不够,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央召开这次会议,实际上为西藏进一步改革开放增加实力,解决基础条件改善的问题。所以在这一次的项目中,像王礼说的,建饭店。当时拉萨没有一个象样的饭店,外国人来住什么地方啊?一个大型的群众集会没有一个像样的会场或者剧场。后来搞了一个会堂,那个时候连这些基础的东西都没有,连体育馆也没有,当时的体育场很简陋的,我也去过。所以在第二次工作会议确定43项工程,在西藏的基础设施这方面,给了很大的投入。各个地方据我了解,基本上都建了像样的医院,还有一个像样的群众文化馆,老百姓受益,他觉得比过去生活质量有提高。

 

到了第三次西藏工作会议的时候,实际上就到了1994年了。又和第二次会议相隔了十年。这十年西藏发展不是很平静的。西藏越是发展,海外的反华势力,分裂势力,特别是达赖集团,流亡政府,他们越千方百计来想阻挠西藏前进的步伐。所以这个中间,西藏也发生了一些事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西藏的发展。所以我觉得在这样一个情况下,在全国改革开放继续向前发展的时候,西藏要发展,这个时候召开了第三次西藏工作会议。这个工作会议,我觉得它很重要的成绩,就是提出了新时期工作的指导方针。这个指导方针用西藏的同志的话,把它简化了,叫一个中心、两件大事,三个确保。一个中心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件大事就是发展经济和稳定局势。三个确保,就是确保经济加快发展、确保社会全面进步和长治久安,确保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一个中心、两件大事和三个确保,这个概括了西藏工作会议的方针。

 

同时为了加大对西藏支援的力度,实行对口支援、全国支援西藏。规定把过去分散对西藏的支援变成有计划的、全国一盘棋对西藏的支援,不仅是各个省对西藏支援,而且明确中央机关、国务院机关也要对西藏进行支援。从那个时候起,到现在,这种对口支援的机制一直在进行。以某一个省对西藏某一个地区这种办法,比如北京和江苏两个省市来支援拉萨,日喀则是山东和上海来支援,山南是湖南、湖北支援,林芝是广东和福建支援。你一听就可以知道,都是经济实力比较强的省来对口支援西藏的地区。中央国家机关也是各个部委都派人到自治区的对口的机关任职,到现在进行了13年了,取得的成绩是明显的。这次会议和我个人的关系也很大。因为这次会议确定对口支援政策以后,中央和国家机关就派出了第一批对口支援西藏的干部,我经过争取很荣幸成为第一批中直机关的援藏干部。在西藏度过了很难忘的时光。

 

主持人常婷:你刚才谈到第二次西藏工作会议是1984年的时候,那个时候主要是为了基础设施的建设,除了基础设施的建设之外,我知道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我们国家还投了巨资修复了一大批的西藏重点寺院,比如说桑耶寺的修复,我们通过短片看一下。

 

现场播放小片:修复桑耶寺

 

主持人常婷:这次去西藏去桑耶寺了吗?

 

王礼:特别漂亮,特别是重叠五层的金顶,特别漂亮。但是就像片子里说的,木雅•曲吉建才说的,修复的困难在哪?就是他只有一个旧影像资料和一张旧照片,什么概念呢?他看不到里面的结构,重叠五层金顶已经不在了,他看不到里面的结构。咱们知道文物维修,老师也知道,修旧如旧,不能用我们现代的方法把它修成一个现代的寺庙,不行的,要恢复它的原貌。但是他又看不到,所以他的困难特别大。像刚才说的重叠五层金顶中间有一个15的净空没有一根柱子。按照我们现在随便修一个也可以修得很好看,但是不是原来的桑耶寺,那就没有用了,我采访木雅的时候,他说主要是通过到处找老喇嘛,以前桑耶寺的喇嘛给他描述金顶是什么样的,还有朝拜的信徒告诉他什么样的,然后凭着自己的想象,还有对比类似的那些藏式建筑,还有寺庙的建筑,最后终于完成了。当时采访他的时候,他也是很激动,桑耶寺在他手上,那个五层的重叠金顶完成的时候,他确实是很激动。

 

主持人常婷:所以是建筑上的奇迹。还有那些大型的维修工程呢?

 

王礼:最大的是布达拉宫吧。是19891011开始的第一期维修工程,2001年是第二期。前后12年的时间,总投资超过2亿2000万,布达拉宫的维修工程。布达拉宫的维修也是特别特别困难,布达拉宫年久失修,从17世纪五世达赖喇嘛扩建后再也没有大的维修,一直到89年开始维修,我们的第一期开始维修。当时他们的大梁、椽子,用木棍一捅就跟粉面一样就掉下来了,蛀虫在里面,布达拉宫是木质的。还有布达拉宫里的文物特别多,这些文物在维修的时候,你要搭脚手架,维修工程,所以那个特别麻烦,又不能用现代的机械,据我所知,很多的经书,很多的文物,都是工作人员和喇嘛背的,背到另外的房间存好封存,然后等到修完以后再背回来,因为经书量,文物量特别大,很多工作人员和喇嘛背的背都烂了,背都背烂了,这是我知道的细节。反正维修布达拉宫一个是工程量特别浩大,二是难点特别多,再一个付出巨大的努力。还有壁画,壁画当时空鼓和破损现象特别严重,但是,当时国家很重视,调的敦煌研究院的研究员,他们也很有经验,敦煌壁画也是存在一些类似的问题,他们来了以后维修布达拉宫,维修得挺好的,基本上看不出来。

 

主持人常婷:我们现在看到是修复完成修的好美的寺庙,当时为什么对这些大型的寺院和文物进行一些修复呢?

 

张小平:根据我的了解,布达拉宫最早是在1300年前,松赞干布时代修的,普遍的说法是迎娶文成公主入藏的时候修的,到现在还有一间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一起生活的房间,实际上是一个山洞,里头还有文成公主当年做过饭的炉灶,但是后来最早的建筑,由于大火已经不存在了。现在这个建筑,是五世达赖时期,300年前重新修的,到现在300多年过去了,从来没有进行过大的维修,已经出现了很多问题了。木头有的都掉渣了,都一捅,手都可以进去了,很松了。另外壁画受损失比较严重,有虫蛀,还有自然条件气侯的原因起了泡,很影响进一步的保存和发展。再有他的基本的设施缺乏,比如防火设施,防盗设施都不健全。所以这次维修是西藏历史上规模最大古建筑的维修工程。国家投入的力度也大,投入的人力也大,几乎动用了全国许多部门的力量。包括像敦煌研究所都是专家级的到这儿来参与。在维修期间,我也曾经有机会看过,修的时候边维修边开放参观。总体上还没有影响正常的开放。

 

多说一点,每天到布达拉宫要设限,这个是可以理解的,布达拉宫整个都是木头的东西,木头的东西一下子几百年,而且开放以后每天几千的人上去,在上面走来走去,肯定它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虽然经过维修,有一些重要的柱子加固了,采取了措施,但是它毕竟是这样的基础,所以你为了让它能够的长久存在下去,必须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特别是顶上,现在限制更多一些,上去机会少一些。那个顶,据我了解,全部是木头的。地面是木头的支架,上面打了人造的水磨石似的阿嘎土,但是也只是一层,所以每天那么多人去,肯定是经受不了的。所以我觉得采取这些措施还是必要的。

 

布达拉宫维修使得它更坚固,更安全,而且适应了现在社会的安全,比如说安全的措施,监控的措施,你不能丢东西啊,这个里头,真是用美国过去著名女记者安娜路易斯特朗话说布达拉宫是金子堆的,玉石砌起来的,很多东西拿出来都是价值连城的。所以维修完成以后,更结实,所以很快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也是我们国家在文物古迹方面一个代表性的建筑,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瑰宝。这项事情做完以后,没有停止,继续维护西藏的寺院,重点的文物古迹,你看布达拉宫前几年又开始了第二期维修工程,还有萨迦寺的维修工程,罗布林卡维修工程,这叫新的一轮的三大维修工程。萨迦寺是元代的建筑。元代西藏纳入中央政府的管辖主要是萨迦派的领袖和元朝皇帝接触以后确定的,所以萨迦寺是重要历史文物,这里的文物非常多,有很多全国之最,世界之最,藏文的经书都是这么大的,你在世界上很难看到这样大的书。中央对西藏的传统文化,对西藏的宗教文化的保护,这个政策是一贯的,过去做,现在做,将来也会做下去。

 

主持人常婷:今天跟两位从蔬菜聊到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还有西藏文物的修复,我们可以看到这一时期也是西藏人民的精神面貌思想观念的改变比较大的时期,今天也非常高兴和两位和网友在线进行交流,明天的同一时间依然在这儿进行《西藏改革开放50年》第3集的访谈。感谢各位网友的收看,我们以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的短片结束今天的访谈。

 

现场播放小片: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访谈结束。

 

 

责编:张曦健

1/1

相关热词搜索: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