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 > 西藏频道 > 经济社会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旅游饭"富了岗萨人:村旅游收入相当全县财政收入

 

CCTV.com  2009年10月13日 14:42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西藏日报  

 一个村的旅游收入相当全县财政收入 “旅游饭”富了岗萨人

  “十一”黄金周期间,“神山”冈仁波齐脚下的普兰县巴嘎乡岗萨村村民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忙碌。“马120元/天、牦牛80元/天、背夫80元/天”,日益增多的转山游客让岗萨村村民赚了个钵满盆溢。巴嘎乡党委副书记西绕群培告诉记者,截至10月份,岗萨村今年已实现旅游收入280万元,全年有望突破300万元大关,相当于普兰县全年财政收入。

资料图片:这是西藏普兰县霍尔乡牧民办的帐篷旅馆(2007年9月23日摄)

  昔日“靠天养牧”的岗萨村人着实尝到了“旅游饭”的甜头。1996年以前,岗萨村还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守着‘神山’这棵‘金梧桐’,却过着紧巴巴的苦日子。”是当时村里尴尬境况的真实写照。贫困的现状让村委会一班人如坐针毡,如何筹集资金把分散的背夫组织起来,让更多的村民参与到旅游中,告别过去“靠天养牧”的局面,成为摆在村委会面前的头等大事。1996年,在阿里地区农行的大力支持下,村委会主任尼玛牵头贷款88万元成立了牦牛运输公司,组织村里的劳动力参与旅游,靠帮助转山游客运输物品增收。1999年,岗萨村人仅用了3年时间就还清了银行贷款,一举甩掉了贫困村的帽子。2009年,岗萨村牦牛运输公司旅游收入有望突破30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有望突破4000元,其中60%以上为现金收入,神山脚下的岗萨人赚到了旅游的“真金白银”。

  资料图片:游客在冈底斯神山脚下

  现如今,身着牦牛运输公司统一服装的岗萨村人已成为转山路上一道亮丽的风景。“从业人员必须统一服装、持证上岗”、“必须对游客财产安全负责”等也早已写入岗萨村的村规民约。尼玛说:“现在,岗萨村牦牛运输公司已成为拥有牦牛3000多头,涉及宾馆、餐饮等的‘赚钱机器’。目前,村里18岁以上、60岁以下的村民都已是公司员工,845名村民全都是公司股东,年底都有分红。旅游让岗萨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改变了岗萨人的思想观念。”

  摊开阿里地图,“神山”、“圣湖”、“札达土林”、“古格遗址”、“托林寺”、“科迦寺” ……一个个充满诱惑的旅游目的地映入眼帘。如何把这些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变为经济优势,如何让守着“金梧桐”却还过着穷日子的牧民早日走上致富路?岗萨村交出了满意答卷,但仅有一个岗萨村还远远不够。阿里地区旅游局局长李玉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明年7月阿里昆莎机场通航和各县通油路工程将同步完工,阿里旅游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阿里地区将抢抓机遇、抢抓时间,做好农牧民旅游培训,转变农牧民思想观念,引导和扶持更多的农牧民和民间资本进入旅游产业链,让神奇的阿里变身富裕的阿里。

 

责编:张曦健

1/1

相关热词搜索: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