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大爱,镌刻在雪山哨所——记三位送菜阿妈模范事迹

 

CCTV.com  2009年05月15日 16:27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西藏日报  

  大爱,镌刻在雪山哨所——记三位“送菜阿妈”爱国拥军的模范事迹

  资料图片:三位藏族老阿妈次仁曲珍(左)、德吉(中)、普次(右)在送菜途中(3月12日摄)。(图片来源:新华网)

  雪峰高耸、山峦叠嶂,亚东河水哗哗地向前流淌。

  从海拔2700多米的亚东县下亚东乡仁青岗村出发,一条崎岖难行的山间小道穿越茂密的原始森林不断向高处延伸,乱石峭壁、冰天雪地,荆棘丛生,多少次送菜被阿妈们踩出的不能称之为路的路一直延伸到雪山之巅的詹娘舍哨所。

  2009年4月18日,一个寻常的双休日,当很多人在计划着如何休闲时,亚东县下亚东乡仁青岗村的三位藏族阿妈却惦记着又该给路途较远的詹娘舍哨所的官兵送菜了。凌晨5时,天还没有亮,人们还在梦乡,村庄里一片静谧,阿妈们拿着手电筒、戴上帽子、背上早已准备好的蔬菜,向山里进发了……

  雪地里,一排排深一脚浅一脚的脚印,一直延伸到远处。在白雪的映衬下,三个负重前行的身躯,艰难地向上攀登着、跋涉着……

  这三位藏族阿妈,就是被人们称之为“送菜阿妈”的日喀则地区亚东县下亚东乡仁青岗村普通的村民——56岁的次仁曲珍、53岁的德吉和48岁的普赤。

  “孩子们,阿妈又来看你们了!”

  资料图片:三位藏族老阿妈德吉(左一)、普次(中)、次仁曲珍(右二)与西藏詹娘舍边防哨所的士兵们一起摘菜、谈心(3月12日摄)。(图片来源:新华网)

  詹娘舍——这个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海拔4700米的雪山哨所,由于处在陡峭的雪山峭壁上,至今不通公路。

  几十年前,詹娘舍哨所官兵的菜谱基本上是传统的“三大名菜”:木耳、粉丝、罐头,吃上新鲜蔬菜成了官兵的一大奢望。自从三位阿妈第一次把蔬菜送上詹娘舍,官兵们的餐桌上就多了一道“美味佳肴“。

  官兵们吃着这香喷喷的饭菜,心里最明白阿妈们每送一次菜所付出的艰辛。在此次随同阿妈们前往詹娘舍哨所的路上,我们深深地领教了天气的变幻莫测和大自然的无情。

  翻越一座山,又是一座山,一座比一座高,前方的路似乎没有尽头。当路程未到一半时,我们中一部人已体力透支,力不从心。当再继续前行时,路越来越窄,雪越来越深,坡越来越陡。脚下的路一侧是巨大的山石,另一侧是见不着底的深沟……但在阿妈们的带领下,没有人退却,心里只有一个信念:“哨所、哨所”。

  “孩子们,阿妈来看你们了!”当天下午接近3时,随着一声远远的呼喊,官兵们冲出哨所,在雪地里急忙卸下阿妈们背上的蔬菜,搀扶着阿妈向哨所走去,和每一次一样,他们的眼眶总是浸满湿润。

  看到阿妈们的到来,官兵们如见到久别的亲人,他们既希望和阿妈们多呆一会儿,又希望阿妈们赶紧下山赶路。其实,三位阿妈的心情何尝不是这样呢,她们多么希望能和这些可爱的孩子们多坐坐,多聊聊啊!

  把菜送到了官兵们的手里,把官兵交办的事情记在了心里,在哨所大约半个小时后,阿妈们该下山了,官兵们知道再不走,一会儿乌云密布,狂风怒作,下山的路就更危险了。相见时难别亦难,阿妈们每次都是这样,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握手告别,依依惜别的身影定格在雪山深处。

  正如哨所官兵所担心的那样,下山时,好好的天气说变就变,刚才还风和日丽,此刻就大风起兮,我们的身体完全是打着飘冲下山的。下山后回头一看,山已完全淹没在厚重的乌云中,不见踪影。对此,我们只能以“恐怖”来形容。

  悠悠岁月,送菜故事从头说

  三位藏族阿妈为边防哨所送菜的故事,还得从27年前说起。

  1982年的一个夏天,家住仁青岗村的德吉听同村大姐日珠说,这山上驻有部队,他们的条件很艰苦。于是,德吉就突发其想地向日珠大姐提议:“我们从山下带上点蔬菜去看望他们吧,说不定山上的战士正需要呢。”

  在做好简单的准备工作后,一天凌晨3时,德吉和日珠相约上山。由于是第一次去边防哨所,不熟悉路,她们好几次差点迷路,在克服各种惊险后,第二天中午1时才到达山上一个哨所,后来她们知道那个哨所名叫则里拉。

  “一进到哨所,我们非常吃惊。没想到,战士们的条件比想象的还要苦。”德吉说。她至今仍记得,那天山上天气非常冷,她看到战士的衣服晾不干,都挂在有炉火的房子里。战士们吃的,全是包装和密封的“食品”。山上战士生活条件的艰苦和坚强不屈的奉献精神,把德吉年轻的心灵震憾了。她暗下决心:从此以后一定要坚持上山给战士们送菜,让他们吃到新鲜蔬菜。就是这样一种朴素而真诚的想法,让德吉一送就是27年。

  三位阿妈中,普赤年龄最小。1985年,20出头的普赤在德吉的邀约下,开始跟随德吉前往詹娘舍哨所送菜。“20多年来,我们姐妹商量好了,只要送菜时间一到,没有任何困难可以阻难我们,哪怕身体有什么不适,都没有间断过。”普赤说。

  27年来,三位阿妈每周或者每半月会为詹娘舍哨所送一次菜,先后共送菜约60多吨,往返里程约5万公里。每次前往詹娘舍哨所,她们都要背负15至20公斤的蔬菜,步行9个多小时才能到达。除此之外,她们还要为则里拉、卓拉等哨所送菜。

  27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短的一瞬,而对于一个人来说,这27年是多么的珍贵,27年一个孩子都长成了大人。三位阿妈把自己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雪山哨所,奉献给了驻守在风雪边关的最可爱的人。在漫漫风雪路上她们走了一辈子,辛苦了一辈子,可她们从不言悔。

  送菜路上艰险多,越是艰险越向前

  “在送菜的路上,遇到的艰险太多太多,一两天是讲不完的。”次仁曲珍阿妈说。

  2005年冬天,学校放寒假,德吉和普赤就带着自己孩子次吉和群宗给詹娘舍哨所送菜。由于山上雪大,在下山途中,哨所朱一副连长就带着两名战士坚持要送阿妈一段路程。就在他们离开哨所不到100米远处的地方,突然发生雪崩。德吉的女儿次吉被突如其来的积雪一下子给冲走了。见此情景,朱一副连长和两名战士奋不顾身地跟着冲了下去,抓住了次吉。幸好他们都被挡在了雪地的岩石上,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当看到阿妈的女儿受了伤,朱一副连长和两名战士心里难过极了。他们一路上背着次吉,一直送到山下的一个电站,等到次吉的阿爸来接时,他们才放心地离去。

  每次上山,阿妈们都会唱一些当地的民歌,以排遣途中的寂寞和身体的疲劳。

  在那珊瑚树的枝头上,飞来一对美丽的百灵鸟……

  悠扬的歌声在山间空谷中回荡,传得很远很远……

  阿妈们是这样诠释自己的送菜行为的,“我们三个常常觉得自己这一辈子命中注定就是要上山为官兵们送菜的。”

  在阿妈们的心目中,人民子弟兵永远都是最可爱、最值得尊敬的人。“他们远离自己的家乡,驻守在条件艰苦,环境恶劣的祖国边陲,如果没有他们站岗放哨,边境能稳定吗,我们老百姓能过上这么幸福、踏实、平安的日子吗?给他们送点菜虽然辛苦,可我们的内心是快乐的。”阿妈们如是说。说得多好啊!

1/2

相关热词搜索: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