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西藏——全球最大的黑颈鹤栖息地

 

CCTV.com  2009年01月12日 14:23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世界濒危动物黑颈鹤

  黑颈鹤在世界15种鹤种中,是被动物学家认识最晚的一种鹤。

  黑颈鹤,学名为 Grus nigricollis。 大型涉禽。全长约120厘米。体羽银灰色至近白色,羽缘淡棕色。头顶暗红色,具稀疏黑色发状羽;头、颈的三分之二为黑色;眼下有一白斑。飞羽黑褐色,三级飞羽黑色,延长而弯曲呈弓形,羽端分枝成丝状,尾羽灰黑色。嘴淡绿色,脚黑色。雌鸟上背有淡棕褐色的蓑羽。

  黑颈鹤栖息于海拔2500~5000米的高原,是世界上唯一生长、繁殖在高原的鹤。通常生活在沼泽地、湖泊及河滩地带。以绿色植物的根、芽为食,兼食软体动物、昆虫、蛙类、鱼类等。早春3月,黑颈鹤便离开越冬地云贵高原,集群北上,飞抵青藏高原的草甸、沼泽地带,成双结对,于4月下旬开始繁殖,筑巢于沼泽地带地势较高的草墩或泥墩上,每窝产卵l~2枚,淡青色,杂以棕褐色斑点。孵卵期31~33天。

  黑颈鹤与大熊猫、朱齐名,是中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属世界濒危物种。黑颈鹤主要分布在中国,印度、不丹和尼泊尔等国境内也有少量分布。

  黑颈鹤藏语叫“中中”或“中中嘎莫”,意为“鹤”、“白鹤”。藏族对黑颈鹤非常喜爱,并视之为吉祥鸟而备加爱护。

  黑颈鹤还是高原画家笔下的宠爱之物,无论是流传千年的唐卡画还是在藏柜上描绘的“长寿图”,黑颈鹤都是画面中必不可少的吉祥动物。

  日前,国际鹤类保护组织会同西藏高原生物研究所专家考察了西藏高原,他们想了解中国西部大开发是否对黑颈鹤的生存环境造成破坏。结果出乎他们的意料,西藏地区的黑颈鹤生存环境不仅得到了有效保护,而且世界70%以上的黑颈鹤都聚集在这里。这让国外的专家们非常惊喜。

  因为高原特殊的自然环境,黑颈鹤繁殖率低,种群增长缓慢,因此愈加显得弥足珍贵。

  国内外研究认为,黑颈鹤的故乡在西藏  

  黑颈鹤是世界濒危物种。长期以来,中国和世界各国的科学家从未间断对这一物种的生存情况研究。

  上世纪70年代,中国科考队在西藏自治区的阿里等地采集到了黑颈鹤的标本,并发现了繁殖的巢和卵,进行了初步的研究。80年代,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所专家对在西藏越冬的黑颈鹤进行了考察。 在西藏自治区科委的支持下,西藏大学于1986年11月至1987年2月进行了西藏黑颈鹤越冬生态学的初步研究。

  1988年,中国林业部拨专款并委托自治区农牧林业委员会和林业部保护司,共同组织了西藏珍稀野生动物资源考察队,考察了黑颈鹤在西藏自治区内的繁殖和分布。

  1990年以来,中国的黑颈鹤研究引起了国际鹤类专家的重视。美国国际鹤类基金会和西藏高原生物研究所的专家对黑颈鹤多次进行了大规模科学考察,着重研究了黑颈鹤的越冬、繁殖、迁徙规律,发现了世界濒危的黑颈鹤数量在西藏高原呈增长趋势,得出了“黑颈鹤的故乡在西藏”的重要科研结论。

  鹤类专家仓决卓玛说,西藏黑颈鹤数量逐年增加

  数百只黑颈鹤从南方翩翩飞临拉萨市林周县一处农田觅食。通过观察,西藏高原生物研究所鹤类专家仓决卓玛脸上露出微笑,她发现这群黑颈鹤较去年又多了5只。

  据美国国际鹤类基金会与西藏高原生物研究所专家今年1-3月份统计,在西藏地区越冬的黑颈鹤种群数量为4200只,而1992年为3910只,西藏黑颈鹤数量呈逐年递增趋势。

  仓决卓玛介绍说,国际上对黑颈鹤的统计多以越冬期为准,这时同一群黑颈鹤的栖息地和觅食地相对固定,因而统计较为准确。在西藏地区统计时,科研人员不仅统计在地面上觅食的黑颈鹤,还对飞起的鹤群进行跟踪核实。

  她说,从1990年开始,西藏高原生物研究所与美国国际鹤类基金会的专家合作,就西藏境内的黑颈鹤越冬种群数量、分布及其生态习性进行了全面的调查研究,获得了大量权威资料。专家发现,由于高原特殊的自然环境,黑颈鹤繁育率非常低,每窝仅产1-2枚卵,雌雄轮流孵化,通常只能孵出一只雏鹤,而且死亡率高。

  西藏黑颈鹤数量的增加,与生态环境的改善密不可分。”据卫星遥感最新监测,在黑颈鹤主要活动地——西藏雅鲁藏布江、拉萨河和年楚河“一江两河”流域,11年来通过采取生物和工程措施进行农业综合开发,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生态环境。同时,西藏除国家颁布的《野生动物保护法》之外,还制定了许多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在黑颈鹤栖息和觅食区域严格限制人类活动。

  西藏在林周和申扎两地成立了黑颈鹤越冬和繁育保护区,对黑颈鹤的保护目前正列入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保护范围内,西藏计划将黑颈鹤的主要活动地“一江两河”及周边地区列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仓决卓玛告诉我们,美国国际鹤类研究基金会主席乔治·阿吉波在考察完西藏黑颈鹤种群的生存环境后吃惊地说:“正当人类为生态环境恶化感到无比忧虑时,想不到黑颈鹤在这里还拥有一片优美、宁静的天空,我真为它们感到高兴!”

  专家们提醒,西部开发应注意保护黑颈鹤的生存环境

  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中国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后,黑颈鹤的生存环境尤其引起了国际上的关注,不断有国外的研究人员到西藏对黑颈鹤生存环境进行勘察。

  早春3月,黑颈鹤便离开赵冬地云贵高原,集群北上,飞抵青藏高原的草甸、沼泽地带。

  美国国际鹤类研究博士玛丽·安说,西藏目前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黑颈鹤种群,对这一珍稀动物的保护,直接关系到黑颈鹤在地球上的种群繁衍。她说,影响到黑颈鹤生存的直接因素有两个:一是栖息地的地理环境;另一个是栖息地的食物源情况。 仓决卓玛说,在西部大开发规划中,大的工程建设、地质勘探项目应当避开林周、申扎等黑颈鹤越冬和繁育两个保护区;人类定居点应尽量远离保护区,防止污染生态环境。她说,尤其要加强对黑颈鹤栖息地植被的保护,大力增加长苞灯芯草、平卧藜等湿地植被;在保护区外围应栽种柳树、沙棘等,为黑颈鹤提供夜宿隐蔽地。

  西藏自治区林业局野生动物保护处负责人说,西藏日喀则等地也都适合黑颈鹤的栖息、生存,在可能的情况下,应该扩大黑颈鹤保护区的数量和面积。 对于黑颈鹤的食物源问题,专家们说,农田是黑颈鹤食物主要来源地,但在农作物成熟期,大量的黑颈鹤到农田里觅食,对作物破坏性较大;秋收后黑颈鹤仅以遗留农作物为主,食物源严重不足。因此,他们建议应加强与当地农业部门的协商,采取置换农田、补偿农户等方法解决黑颈鹤的食物源问题。

  资料1 世界上珍稀鹤种

  黑鹤,别名乌鹳,属于鹳科,学名为 Ciconia nigra。 大型涉禽。全长约110厘米。嘴长而粗壮。上体、翅、尾、胸部羽毛黑色,泛有紫绿色光泽。眼周裸皮红色。胸以下的下体白色。嘴和脚红色。栖息于河流沿岸、沼泽山区溪流附近。涉水取食鱼、蛙、蛇和甲壳动物。4月份开始繁殖,在岩崖缝隙中或大树上筑巢,每窝产卵3~6枚,乳白色,有少量浅橙黄色隐斑块。孵卵期31~34天。65~70日龄的幼鸟有飞翔能力。在东北、河北、新疆及甘肃北部繁殖;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越冬。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白状鹤,别名锅鹤、玄鹤,属于鹤科,学名为 Grus monacha。 大型涉禽。全长约100厘米。体羽主要为暗石板灰色,并缀有褐色。眼先、额和前顶有密集的黑色刚毛;头顶皮肤裸露部为朱红色;头部其余部分及颈部的三分之二为白色。飞羽灰黑色,次级和三级飞羽延长弯曲成弓状,尾羽黑色。嘴黄绿色,脚灰黑色。栖息于河口、湖泊及沼泽湿地,食鱼类、甲壳类、多足类、软体动物、昆虫以及小麦、莎草科植物等。4月份开始繁殖,筑巢于沼泽湿地。每窝产卵二枚。孵卵期约30天,幼鹤80天后具飞翔能力。在内蒙古、乌苏里江流域繁殖;长江下游越冬。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丹顶鹤,别名仙鹤,属于鹤科,学名为 Grus japonensis。大型涉禽。全长约120厘米。体羽几乎全为纯白色。头顶裸出部分鲜红色;额和眼先微具黑羽;喉、颊和颈大部为暗褐色。次级和三级飞羽黑色,延长弯曲呈弓状。尾羽短、白色。嘴灰绿色,脚灰黑色。栖息于芦苇及其他荒草的沼泽地带。食水生植物的嫩芽、种子、水生昆虫、软体动物和鱼类等。4月中、下旬开始营巢产卵,筑巢于周围环水的浅滩上的枯草丛中,每窝产卵2枚,雌雄鸟轮流孵卵,孵化期20~33天。待幼鸟学会飞行,入秋后,丹顶鹤从东北繁殖地迁飞南方越冬。我国在丹顶鹤等鹤类的繁殖区和越冬区建立了扎龙、向海、盐城等一批自然保护区。在江苏省盐城自然保护区,越冬的丹顶鹤最多一年达600多只,成为世界上现知数量最多的越冬栖息地。在嫩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繁殖;长江下游及沿海越冬;在河北、山东为旅鸟,台湾偶见。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白枕鹤,别名红面鹤,属于鹤科,学名为 Grus vipio。大型涉禽。全长约140厘米。体羽多为蓝灰色。额及脸部皮肤裸露为赤红色;耳区有一簇黑色羽;头顶、颏、喉及后颈为白色,喉部白色羽毛部分,其宽度向下变窄,呈“V“字形。外侧飞羽灰色,内侧飞羽白色;前颈、下体、尾羽灰黑色。嘴黄绿色。脚暗红色。栖息于浅滩、沼泽湿地、草甸、水田和耕地中。以植物种子、草根、谷物为食,兼食甲虫、鱼、虾、小型软体动物等。4~5月份筑巢产卵,筑巢于沼泽地的浅滩上,每窝产卵2枚,灰绿色,被有紫褐色斑点。孵卵期30~32天。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繁殖;长江下游、福建、台湾越冬。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白鹤,别名西伯利亚鹤、黑袖鹤,属于鹤科,学名为 Grus leucogeranus。 大型涉禽。全长约130厘米。体羽除小翼羽、初级覆羽和初级飞羽为黑色外,为纯白色。头和脸部裸出部分为鲜红色。嘴赭红色。脚浅肉红色。栖息于芦苇沼泽湿地。以水生植物根、茎为食,也兼食少量蚌、鱼、螺等。5~6月份繁殖,筑巢于沼泽中。每窝产卵2枚。雌雄轮流孵卵,孵卵期约30天。幼鹤85天后具飞翔能力。 在内蒙古、黑龙江繁殖;长江中下游越冬。我国鄱阳湖自然保护区为世界上最大的白鹤越冬地,近年来已发现来这里的白鹤有2896只之多,占全球白鹤总数的98%以上。鄱阳湖成了举世瞩目的白鹤王国。 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赤颈鹤 ,属于鹤科,学名为 Grus antigone。大型涉禽。全长约150厘米。体羽浅灰色。头、喉及上颈裸出部分为橘红色。初级飞羽和初级覆羽为黑色,内侧飞羽白色,修长而垂盖尾部。嘴灰绿色,脚粉红色。 栖息于多草的平原、水田、沼泽湿地及森林边缘。以稻谷及水生植物的根、块茎为食,也取食鱼类和蛙类。7~12月份繁殖,筑巢于沼泽地带成团的植物丛中,以水生植物茎、叶筑成。每窝产卵2枚,绿色或粉红白色,具褐色和紫色斑点。雌鸟孵卵,雄鸟守卫,孵卵期30天,由双亲共同照料幼雏。产于云南。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蓑羽鹤,别名闺秀鹤,属于鹤科,学名为 Anthropoides virgo。中型涉禽,是鹤类中体型最小的一种。全长76厘米左右。体羽以石板灰色为主,背部具蓝灰色蓑羽。颊部两侧各生有一丛白色长羽,蓬松分垂,状若披发。前颈和胸部羽毛黑色,上胸黑羽延长呈披针状。飞羽和尾羽端部黑色。嘴黄绿色。脚青灰色。栖息于沼泽、草甸、苇塘等地。以水生植物和昆虫为食,也兼食鱼、蝌蚪、虾等。5月中旬开始繁殖,筑巢于草甸、滩地凹陷处,每窝产卵2枚,淡紫色,具深紫褐色斑点。雌雄轮流孵卵,孵卵期28~30天。蓑羽鹤性羞怯,不善与其他鹤类合群,每多独处。其举止娴雅、稳重端庄,故又名“闺秀鹤”。在新疆、内蒙古、黑龙江繁殖;西藏南部越冬。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资料2 西藏自然保护区一览

  据西藏自治区政府公布的资料,去年,西藏自治区政府批准建立了札达土林、昂仁塔格架地热间歇喷泉群、日喀则群让枕状熔岩3个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羌塘自然保护区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至此,西藏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14个,总面积3819万公顷,占全区国土面积的32.7%。17个自然保护区。在西藏的17个自然保护区中,有两个是黑颈鹤保护区:

  1、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类型,面积338.1万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生态系统及珍稀动植物;

  2、聂拉木樟木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类型,面积6852公顷(包括在珠峰保护区内),主要保护对象为野生动物及森林生态系统;

  3、吉隆江村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类型,面积3.4万公顷(包括在珠峰保护区内),主要保护对象为野生植物及森林生态系统;

  4、林芝巴结巨柏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植物类型,面积8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巨柏林;

  5、类乌齐长毛岭马鹿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动物类型,面积6.4万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马鹿及其生态环境;

  6、墨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类型,面积6.3万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珍稀动植物及生态系统;

  7、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类型,面积2980万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野生动物及草原生态系统;

  8、察隅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类型,面积10.1万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珍稀动植物及生态系统;

  9、芒康盐井滇金丝猴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动物类型,面积18.5万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滇金丝猴及原始森林生态系统;

  10、波密岗乡高产云杉林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植物类型,面积4600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高产云杉;

  11、林芝东久赤斑羚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动物类型,面积2.3万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赤斑羚等珍稀动物及生态系统;

  12、申扎黑颈鹤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动物类型,面积400万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黑颈鹤及湿地生态系统;

  13、林周澎波黑颈鹤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动物类型,面积9680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黑颈鹤及其栖息地;

  14、拉萨拉鲁湿地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类型,面积620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湿地生态系统;

  15、日喀则群让球壳状、枕状熔岩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地质遗迹类型,面积140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熔岩、地貌;

  16、札达土林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地质遗迹类型,面积56万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土林;

  17、昂仁塔格架地热间歇喷泉群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地质遗迹类型,面积400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地热喷泉群。

  黑颈鹤成双结对,于4月下旬开始繁殖,筑巢于沼泽地带地势较高的草墩或泥墩上,每窝产卵1-2枚,淡青色,杂以棕褐色斑点。巴桑摄

  早春3月,黑颈鹤便离开赵冬地云贵高原,集群北上,飞抵青藏高原的草甸、沼泽地带。

仲巴县草甸上的黑颈鹤。扎西次登摄

责编:张曦健

1/1

相关热词搜索: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网民举报